一、課程簡介
商業秘密保護規則是保護市場主體商業競争力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市場主體保持競争優勢的核心要素。我國商業秘密保護的法律比較分散,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商業秘密保護法》,我國有關商業秘密的保護規則之發展,根植于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共生的大背景中,各國經濟的發展催生了各自的市場規則,國與國之間經濟合作與競争加速了各國市場規則的協調與統一。商業秘密法課程既立足于當今中國社會的現實,又将論題置于世界法學之林加以闡釋,注重運用比較法學的研究方法考察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有關立法;既從學術之争的視野介紹、評價有關的理論學說和做法,借鑒該論題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又進行了獨立思考,形成了一些創新性觀點,或對已存在的理論、觀點、做法進行了更有說服力的論證;既解釋現行法條,闡述支撐該法條背後的理論,又注重分析現行法條之弊端,提出了部分立法建議或創新性制度構想;既闡述有關法學理論之重點與難點,又密切聯系實際,預測和解決司法實踐中已經或可能遇到的重大、疑難問題。課程通過對商業秘密法律保護的系統研究,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我國商業秘密保護的立法和司法實務問題。
二、案例基本信息
(一)案例名稱
案例一:離職見人品,侵權須擔責——“香蘭素”技術秘密侵權案
案例二:君子愛财,取之有道——“卡波”技術秘密侵權案
(二)對應章節
章節 |
專業知識點 |
思政元素 |
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與方式 |
第1章第5節 |
侵犯商業秘密案件的突出特點 |
法治思維 |
互動式讨論、案例分析 |
第7章第1節 |
競業禁止制度 |
契約意識、職業道德 |
調查研究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 |
三、案例教學目标
(一)價值引領
就本課程選取的案例而言,課程思政元素的獨特之處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我國商業秘密保護立法主動完善
我國的知識産權法律制度發展迅速,用短短的30餘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數百年的發展曆程,其社會影響之大為世界之最。這是值得我們驕傲與自豪的成就。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提出實施知識産權強國戰略,回應新技術、新經濟、新形勢對知識産權制度變革提出的挑戰,加快推進知識産權改革發展,全面提升我國知識産權綜合實力,以提升國家核心競争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這标志着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我國主動尋求通過知識産權來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有深刻的論述:“知識産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關系高質量發展,關系人民生活幸福,關系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系國家安全”。此外,我國還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産權的全球治理,提高知識産權國際合作的水平,提升我國在國際知識産權領域的話語權。
2.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是國際競争的出發點與歸宿
經濟領域是現今國際社會鬥争的核心戰場,卻是最容易受短期利益誘惑而失守的領域。一定要從自身國情、國際形勢、國家利益出發,選擇最佳策略。國家利益永遠是一國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3.個人發展與國家、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系
近年來所發生的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多和員工離職帶走其在原單位的商業秘密有關,在競争中要遵守商業規則,恪守職業道德。
(二)邏輯聯系
知識産權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參與國際競争的戰略性資源,各發達國家普遍将實施知識産權戰略作為提高國家核心競争力的根本。近年來,我國圍繞商業秘密的保護立法進行了修訂完善,我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學習本課程培養學生與時俱進和動态的法律思維。引導學生在複雜環境中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國際視野、中國立場,法治思維、使其在面對複雜的經濟生活時不迷失方向。
四、案例主要内容
案例一:離職見人品,侵權須擔責——“香蘭素”技術秘密侵權案
嘉興市中某化工公司、上海欣某新技術公司擁有“使用乙醛酸法制備香蘭素工藝”技術秘密。嘉興市中某化工公司基于該工藝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香蘭素制造商,占有全球市場約60%的份額。後甯波王某科技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等通過嘉興市中某化工公司香蘭素車間副主任非法獲取了該技術秘密,而後使用該技術秘密工藝大規模生産香蘭素産品,導緻香蘭素産品價格下滑、嘉興市中某化工公司的市場份額縮減。嘉興市中某化工公司、上海欣某新技術公司遂提起訴訟。
案例二:君子愛财,取之有道——“卡波”技術秘密侵權案
廣州天某高新材料公司、九江天某高新材料公司系生産免洗消毒洗手液原料“卡波”的技術秘密權利人。華某于2012至2013年在廣州天某高新材料公司工作期間,多次違反公司管理制度将卡波生産工藝有關技術資料從辦公電腦拷貝到外部存儲介質中,并利用其卡波産品研發負責人的身份,向廣州天某高新材料公司的子公司九江天某高新材料公司生産車間主任李某生索要到卡波生産工藝技術相關設備圖紙。華某先後将其非法獲取的卡波生産工藝相關圖紙、文件發送給安徽紐某精細化工公司法定代表人劉某及朱某良、胡某春等人,并組織研究改進,後由胡某春修改了設計圖紙并采購了相關設備,最終由安徽紐某精細化工公司生産卡波産品并向國内外銷售。
一審法院認為,安徽紐某精細化工公司、華某、劉某、朱某良、胡某春侵害了廣州天某高新材料公司、九江天某高新材料公司的技術秘密,判決停止侵害并按照侵權獲利的2.5倍确定賠償數額,判令安徽紐某精細化工公司賠償經濟損失3000萬元,華某、劉某、朱某良、胡某春承擔部分連帶責任。廣州天某高新材料公司、安徽紐某精細化工公司等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二審認為,一審判決認定安徽紐某精細化工公司、華某、劉某、朱某良、胡某春侵害技術秘密并無不當;但侵權獲利數額認定中未考慮被侵害的技術秘密對于産品利潤的貢獻度,故在确定該貢獻度為50%的情況下認定有關侵權獲利為600萬元;考慮到安徽紐某精細化工公司本身以侵權為業,且在其前法定代表人因涉侵害涉案技術秘密的刑事犯罪被判處刑罰後仍持續生産,并銷售至20餘個國家和地區,足見侵權故意之顯著、侵權情節之嚴重,故将懲罰性賠償倍數提高至法定最高倍數;鑒于劉某作為安徽紐某精細化工公司的前法定代表人在侵權過程中作用明顯,改判其對全案賠償承擔連帶責任。最高人民法院最終改判以侵權獲利5倍計算賠償數額,由安徽紐某精細化工公司賠償廣州天某高新材料公司、九江天某高新材料公司經濟損失3000萬元及維權合理開支40萬元,劉某、華某、朱某良、胡某春對前述賠償數額分别在3000萬元、50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範圍内承擔連帶責任。
該案系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首例依法适用懲罰性賠償的侵害知識産權案件,探索了侵權情節嚴重程度與懲罰性賠償倍數之間的對應關系,充分發揮了懲罰性賠償制度在有效保護權利人、威懾遏制侵權行為發生、警示潛在侵權人等方面的作用,對于推動知識産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落實落細、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鼓勵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激發社會創新活力具有積極意義。
五、案例教學設計
(一)案例導入
通過提問導入案例:商業秘密流失十有八九和員工離職違反保密協議有關,或者是因為員工跳槽而帶走了在前單位獲取的商業秘密。這兩起案件就是典型的代表。
(二)教學方法
本章節的内容除了課堂講授以外,還在課前組織學生進行了社會調查,分析權利人商業秘密流失的原因,梳理企業的商業秘密知識産權管理戰略;為了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了分組讨論,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了增強課堂教學的德育效果,推動課程思政同新媒體新技術的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除了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外,本章節的教學注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利用超星學習通平台支持形式多樣教學活動。
(三)考核評價
對本堂課課程思政要達到的效果,主要是通過學生參與課堂談論情況、案例分析的參與的記錄進行,給予學生定性或定量的評價。
六、教學反思
結束本講課程授課任務後,我對本次課程思政案例的教學情況進行了反思,既有優點也有不足。優點是選擇了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商業秘密保護的指導案例進行分析,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言之有物,課堂讨論氣氛活躍;通過對案件的梳理,學生對于我國商業秘密保護的現狀有深切的體會;通過活生生的案例,讓學生對于商業秘密知識産權保護戰略不斷探索,對于我國商業秘密保護法律、競業禁止制度保障理解更為透徹,進而自然而然地聯系到學生自身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自覺恪守契約精神,離職見人品,堅決抵制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結合國家知識産權領域最新的綱領性文件和立法動态,深入挖掘本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将最新的、和學生聯系密切的、富有啟發意義的案例融入教學實踐中,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向學生傳遞愛國、守法、公平、誠信等價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