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培養 >> 課程資源 >> 正文

課程思政示範案例《經濟法概論》

一、課程思政育人理念與目标

(一)課程基本情況

本課程為法學專業核心課。本課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是法學專業開設的核心課程之一。經濟法是以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為調整對象的獨立的法律部門。經濟法學是法學的一個分支,經濟法學是研究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的法學學科,它與相關法律學科諸如憲法學、民商法學、行政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等聯系緊密,教學或學習中應注意本學科與上述學科的課程的相互銜接,以便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本課程。

(二)課程思政目标

“經濟法乃經世濟民之法。”本課程持續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經世濟民、扶助弱者、踐行社會責任、維護社會公正等良法善治核心元素融入并貫穿經濟法課程教學始終,不斷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升課程思政建設質量。将黨中央“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等關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論述、新判斷、新戰略融入課程教學,充實經濟法宗旨和經濟法基本原則等的教學内容,凸顯經濟法的政策性特征,彰顯課程教學思政元素,發揮經濟法學課程教學塑造學生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獨特學科價值。

二、代表性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一)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命名:可口可樂收購彙源案

2.對應章節:反壟斷法法律制度之經營者集中行為

(二)案例教學過程及目标

1.思政理念

循序漸進帶領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深刻意識到法律是從不同切入點、從多個方面維護國家利益、民族利益、每個人的利益的,思政元素與專業學習實現融合。深刻體會經濟法作為“經世濟民之法”在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獨特價值,厚植學生家國情懷,培養學生維護公益、踐行公益、增進公益的價值理念。

2.學情分析

目前思政元素在青年學生中被廣泛認可,但主要還是停留在政治思想領域,而經濟領域因其專業性強,複雜度高,隐藏其中的民族精神、國家利益往往被忽視,所以培養青年學生在複雜環境中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能力,培養學生站在國家、民族立場看待問題的能力很有必要。培養青年學生的國家民族使命感,樹立其堅定的民族精神、國家信仰,使其在面對複雜的經濟生活時不迷失方向。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反壟斷法》第三十八條:對外資并購境内企業或者以其他方式參與經營者集中,涉及國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規定進行經營者集中審查外,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國家安全審查。希望借此保護國家經濟安全、政治安全、國防安全,讓國家安定繁榮,人民安居樂業。這是該教學案例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從國家戰略的角度去審視世界經濟狀況,引導學生的思考站在國家層面上,将自己與國家融為一體,弄明白民族經濟在國家間經濟對抗中的重要作用。當本國民族經濟消失殆盡時,國家經濟命脈受制于人,國家前途命運就可想而知了。但經濟領域的戰争和政治軍事戰争不同,更具有迷惑性,讓人失去警惕,更具有誘惑性,讓人在利益面前迷失。一定要心系民族國家利益,樹立正确的價值觀、人生觀,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為國家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4.教學目标

經濟法是“國家幹預現代市場經濟之法”,是“經世濟民之法”。引導學生學習分析經濟現象時應站在國家立場予以審視,透過表面現象,分析經濟現象的本質特征,提高青年學生深層次剖析事務、認清本質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思政課程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就可以實現學以緻用,增強學生學習思政課程的積極性、主動性。

在分析經濟現象時,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國家的立法初衷及良苦用心,更能獲得學生們對國家的認同感,增強國家民族使命感,樹立堅定的民族情、國家情,成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5.教學策略

經濟法課程内容涉及的反壟斷法、産品質量法、土地管理法、稅法等内容,都關系到國家發展的宏觀重要調控領域,課程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挖掘潛力。通過深耕,找到與民族精神國家利益等思政元素相匹配的結合點,将國家的發展戰略、全民族利益保障清晰展現在他們面前,學生被觸動,有感慨,成就國家信仰,樹立民族精神。讓學生更能感受到民族精神、國家利益不僅僅停留在政治思想領域,在多重領域中均有所運用,打破思維定式,擴寬思考空間,将民族精神、國家情懷滲透到方方面面。

6.教學過程

(1)經營者集中的含義:經營者通過合并及購買股權或資産等方式進行的企業經營行為,其直接的後果可能導緻同一競争領域的經營者數量減少,集中後的企業更加龐大。引導學生讨論經營者集中是由誰決定的,哪些因素會影響該決定。經過讨論得到觀點:經營者合并,是考慮到目前的經濟利益誘惑、将來發展的廣闊前景後,由企業經營者自行協商确定的,是經營自由決定的。

(2)提出問題:經營者決定企業自己的事情,國家為什麼要幹預?

經營者并購,雖然是經營者自己的事情,但客觀上卻可能影響到行業的發展,比如企業規模過大,可能會阻礙行業内正常競争,因相互競争産生的技術、管理創新可能會停滞不前,并可能借助自己的優勢位置,對上下遊企業壓榨,阻礙産業鍊的健康運行。國家要站在全國經濟發展的角度處理問題,對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自然需要利用法律加以調整。

7.案例成效

反壟斷法事關國家經濟規模,事關行業市場的競争秩序,事關國家經濟發展安全,事關每個消費者經濟權益。通過案例教學,找到與民族精神國家利益等思政元素相匹配的結合點,将國家的發展戰略、全民族利益保障清晰展現在他們面前,學生被觸動,有感慨,成就國家信仰,樹立民族精神。也讓學生更能感受到了民族精神、國家利益不僅僅停留在政治思想領域,在多重領域中均有所運用,打破思維定式,擴寬思考空間,将民族精神、國家情懷滲透到方方面面。

該節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幫助學生站在國家立場予以審視,透過表面現象,分析經濟現象的本質特征,提高了青年學生深層次剖析事物、認清本質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思政課程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也實現了學以緻用,也增強學生學習思政課程的積極性、主動性。思政元素融入經濟法課程的課程思政也得以落實,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輔相成共同進步。

三、教學反思

1.應注意從不同角度入手闡述民族精神、國家利益的重要意義,達到殊途同歸的效果。思政元素融入經濟法課程過程中,如果使用基本一緻的表述方式會讓學生們滋生疲倦思想,興趣提不起,自然也達不到受教育的目的。轉換不同的角度,富于變化,讓學生更有新鮮感、追随感。反壟斷法要滲透的思政元素就是,經濟領域是現今國際社會鬥争的核心戰場,卻是最容易受短期利益誘惑而失守的領域。一定要堅守民族經濟的陣地,國家強、民族興才能為我們每個人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2.應注意潛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融合到經濟法課程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專業知識為框架,适當位置引入思政元素,實現二者的相互融合,甚至相互依托上升到更高的思想層面。

3.應注意思政元素内容的選取,要有技巧,側重尋找能引起學生共鳴,達到學生積極主動接受思政元素所傳遞精神的效果。選取與學生密切聯系的現實事件,如反壟斷法中引入學生熟悉的民族品牌,被國外巨頭收購後的雪藏經曆,列舉目前經濟領域中衆多耳熟能詳的品牌已經被收購的現狀。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危機就在身邊,國家經濟、民族經濟正在受到沖擊,自己是肩負時代使命的,更能将思政理論上升為民族精神、民族意識,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

微信公衆号: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

郵編:530004    電話:0771-3232345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_太阳成 版權所有    地址:廣西南甯市大學東路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