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培養 >> 課程資源 >> 正文

課程思政示範案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一、課程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課程旨在通過将思政建設與專業教學相結合的辦法,借助理論教學、案例研究、實踐操作、情景式讨論等訓練,使學生掌握包括網絡表達網絡安全、網絡著作權、網絡不正當競争、網絡犯罪在内的諸多理論知識,對目前國内、國外對于網絡法治建設的成果、未來發展方向及面臨的困境建立正确的認識;開闊學生學術視野,為學生們畢業後可能從事的網絡新聞實踐、網絡法實務提供必要的知識儲備、行為指引和思想政治素質儲備。

二、教學内容

結合課程思政建設方案,本課程授課内容為:

1.網絡空間的主權與安全

2.網絡空間的管轄

3.網絡空間虛假信息與網絡謠言

4.網絡犯罪與電子證據

5.廣告與網絡廣告

6.網絡反不正當競争

7.網絡版權與信息網絡傳播權

8.隐私權與個人信息保護

9.網絡時代的名譽權保護

10.網絡空間未成年人權益保護

三、授課環節

授課過程中,教師始終注意将思政内容潛移默化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幫助大學生建立國家自信、學術自信,引導學生不能拘泥于書本知識,必須結合國家建設的具體成績、國家參與全球化治理的貢獻以及中國法治理論建設的成就,用事實向學生證明我國在經濟發展、法治建設、學術生産上的偉大成就。

在本課程開課第一周,教師講授了網絡空間的主權與安全專題。結合互聯網發展曆史,教師介紹了網絡空間秩序的形成、網絡域名的分配等問題,并介紹了美國、歐盟、俄羅斯與我國的網絡發展概況以及近年來各國在網絡空間主權問題上的争議。結合近年來我國在各大國際場合提出的網絡安全戰略、網絡主權觀等内容介紹我國在網絡空間的發展理念與思路。

任課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認識網絡安全問題是一個全球化問題,引導他們用全球化眼光看待該問題,并通過介紹我國在網絡安全立法保障、技術保障、全球話語權等領域的現狀,展現我國在該領域的實力和貢獻,傳遞給學生國家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全球治理的使命感、責任感,學生在讨論環節也分享了自己感受。

在講授隐私權與個人信息保護專題時,除理論内容外,教師還結合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引導學生理解和認同我國在抗擊新冠病毒期間的創新與貢獻。同學們通過讨論,得出結論:疫情暴發之初,國際社會對于我國采用健康碼方式追蹤确診患者、密切接觸者的做法提出種種質疑。随着疫情的蔓延,健康碼、防疫app被世界各國采納,中國的抗疫選擇受到WHO及世界各國的認可。

本課程還鼓勵學生找出身邊的網絡空間侵權、違法行為并利用所學内容提出解決方案。

通過本學期的授課、展示與教學,《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課程思政建設目标圓滿完成。教師與學生均在此過程中收獲滿滿,不僅加深了對網絡法理論知識、實踐案例的理解,也對我國的網絡法理論、網絡治理理念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思考,對我國的先進理念、先進實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同。

微信公衆号: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

郵編:530004    電話:0771-3232345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_太阳成 版權所有    地址:廣西南甯市大學東路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