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律診所課程的角色定位
莫志強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副教授
診所式法律教育是從美國引進的一種實踐性教學模式,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改造,才能适應法學教育的要求,達成培養目标。我們對刑事法律診所課程的改造,主要注重以下幾點,以此來完成課程的角色定位,使之成為法學教育中無可替代的課程。
一、根據刑事訴訟的需要,完成知識體系的糾錯和彌補
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社會閱曆,不知道該學什麼才能适應工作的需要,多是學校開什麼課我學什麼,少有自覺地去決定我要學什麼;評價學好與否的标準也多以考試分數為據,卻不知這通常與實踐要求有較大的距離。刑事法律診所課程通過刑事訴訟過程和内容的體驗,讓學生了解理論課堂所學的知識哪些理解對了,哪些理解錯了,并将理解錯誤的部分糾正過來;同時,也了解所學知識與司法實踐活動所需要的知識之間的差距,将未開課部分的知識通過自學彌補起來,打下寬厚的基礎。從而形成完整且能适應司法實踐的知識體系。
二、有效溝通不同學科的知識
大學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要手段,學生學到一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知識,卻很難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不能實現不同部門法學之間的有效溝通。現有的培養制度中,隻有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涉及一些不同學科知識的貫通使用,但由于這方面的目的不突出,學生朝這方面努力的程度有限,緻使多數學生要到參加工作三、五年後才漸漸明白哪些知識是各學科可以通用的,哪些是應當有區别的,這就影響了學生畢業時的就業競争力。刑事法律診所課程通過展示刑事訴訟的完整過程,使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行政法、經濟法、國際法等相關的法律制度放到一個案件裡适用,能夠形成不同學科知識的有效溝通,使學生形成整體的法律觀念。
三、正确區分研究型知識與實踐型知識
大學法學教育是兼顧理論與實踐兩部分功能的,各門學科的理論課堂多會介紹不同時期、不同國度的法學理論與制度。這些知識中有的是為開拓眼界用的,有的是介紹現有法律制度内涵的,有的是用以比較說明現有制度合理性的,有的展望性質的。學生辨别能力不足,往往以為老師在課堂上講到的理論都可以應用于司法實踐。刑事法律診所課程通過對刑事訴訟過程的展開,讓認定事實和适用法律的标準和程序清楚展現出來,讓學生了解這些标準和程序背後涉及的理論選擇,掌握哪些理論是可以應用司法實踐的,從而克服将不同國度、不同社會制度形成的特有理論亂用于司法實踐的狀況。比如,用德國的明盜理論來解釋中國的盜竊罪,導緻架空部分搶奪罪的現象。又如,理論界讨論得熱火朝天的因果關系理論,在司法實務中基本上用不到,因果關系存在與否是通過證據證明的,不是用理論來解決的。
四、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
理論課堂學到的往往是已經高度抽象化、類型化的知識,學生學會了這些知識仍不能直接轉化為實踐動手能力。需要通過實踐活動将這些抽象化、類型化的知識與案件事實關聯起來,才能用以處理案件。比如,都知識定罪需要行為人的行為滿足犯罪構成,犯罪構成有哪些要件,但形形色色的案件事實哪些才是能夠滿足構成要件的,則需要通過刑事訴訟活動的展示才能逐漸明白。再如,案件事實的認定,需要用證據來證明。哪些材料能夠作為證據,證明某個事實存在與否,需要什麼證據,各個證據的證明力如何,需要在具體案件中才能得到落實。所以刑事法律診所課程通過讓學生參與刑事訴訟過程,能将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