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培養 >> 本科教學 >> 正文

“法學+”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與理論創新教學成果總結報告

“法學+”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與理論創新

教學成果總結報告

 

随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一步升級,中國—東盟區域交互融合之國際格局得以深入發展和變革,開展面向東盟的更大程度互聯互通已是我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之重要國際選擇。這一重任需要高校源源不斷地輸送足量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去肩負、實現,薪火相傳。但是,由于地緣因素等原因,國内其他地區高校對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之培養或重視不夠,或雖重視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導緻在此一重要領域探索缺位。

2012年以來,作為廣西唯一的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太阳成集团充分領會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以及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重要決定、精神,善用其擁有的優越的軟硬件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條件,特别是國家級“應用型、複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在自治區教育廳以及各類相關法律職業共同體成員的指導和協助下,成功探索出了一條培養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的廣西之路。

本成果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涉東盟課程集群以“司法實踐”為中心的涉東盟法律實務教學雙效驅動,踐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實施理論和實務并重的教學改革;開創協同育人培養模式,通過“法學+”的創新式教學手段,開設法學和英語“2+3”教學班、增加《法律診所》等實踐類課程與雙語教程,培養具備涉外、語言、實務能力的高端法律人才;通過内培外引,加強教學團隊建設,打造涉東盟研究學術共同體,強化教書育人效果

十年磨一劍,太阳成集团法學教育實現了“一大轉變”“兩個突破”“七項創新”:首先,實現傳統法學教育向面向東盟為中心、理論與實踐并舉的高端法律人才培養模式轉變;其次,突破了法學理論與實踐經驗、法律與外語之間專業經驗與語言交流的雙重壁壘;最後,開創了“法學+社會援助”“法學+外語”“法學+地方立法”“法學+實訓”“法學+診所”“法學+涉東盟科學研究”“法學+涉東盟課程”七項多維度創新式教學手段。養成了教師“愛教、善引”,學生“勤學、會用”的良好氛圍,形成了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培養的西大模式,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引起了區内外高教界、法律實務部門的廣泛關注,産生了引領和示範作用。

一、主要教學問題

本成果有效解決了如下教學問題:

(一)傳統法學教育存在過于注重法學理論灌輸,而學生運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不足的“重理論、輕實務”問題。本成果通過提高實踐教學學分占比,顯著提升本科生實務技能,真正實現了學以緻用

(二)傳統法科人才培養存在“以教為中心”的“重産出、輕供給”問題。本成果讓學生通過多平台多環節的教學實踐活動堅定理想信念,培養既具備專業知識又适應社會需求的法學專業人才真正實現了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供給式人才培養。

(三)傳統法學專業課程設置存在國際法占比不足的“重國内、輕國際”問題。本成果通過開設涉東盟特色特設課程集群,培養既懂國内法,又懂國際法,還能說外語的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

(四)一般地方性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校普遍存在地方特色不鮮明、資源投入不足以支撐一流法學本科人才培養的問題。本成果通過建立長效機制鼓勵和引導涉東盟相關教學和科研,重點突出“東盟、邊疆、民族、廉政”四大方向,支持國家級一流法學學科建設。

二、主要解決方法

(一)全方位部署理論和實務并重的教學培養模式。在實踐教學上,提高實踐教學學分占比到25%以上;支持學生通過參與法律援助、輔助地方立法、法律領域自主創業等實務活動獲取學分;積極推行“實務專家進課堂”,逐步嘗試“本科生實務導師制”,将法治實踐的最新經驗和生動案例和司法實踐創新成果引入課堂,顯著提升本科生實務技能。

(二)深層次開設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涉東盟課程集群。除傳統法學專業核心課程外,開設以實務研讨課程為核心的特色特設課程集群。1.法律診所課程群,包括《刑事法律診所》《民事法律診所》和《行政法律診所》。2.專業實務研讨課程群,包括《刑法案例分析》《民法案例分析》《經濟法案例分析》《勞動法律實務》《金融法律實務》等,已成功嘗試了“實務專家進課堂”的模式,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及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3.國際化課程群,包括《涉外民事訴訟法學》《海洋法學》《海商法學》《外貿法律實務》《東盟法律專題》《“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法制》《南海争端理論與實踐》等,重在培養學生國際化的法學學習與研究視野。4.雙語課程群,設立“外語2+法學3年”的“法學中加班”專業班級,在大學招生時,按照外語專業招生,前兩年在太阳成集团中加國際學院學習英語;兩年後,進行遴選,成績合格的進入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學習法律,完全按照法科專業的培養計劃進行法學專業素養的培養,學籍共5年(即2+3模式),每年轉入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進行學習的英語人才共30人。另開設《法律專業英語》《國際法》《外貿法律實務》《涉外民事訴訟法》等11門雙語課程,培養既懂法律又能說外語的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

(三)多維度推進以“司法實踐”為中心的法律實務教學。打造多平台多環節的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處理涉東盟法律事務的能力:“法學+社會援助”,培養學生運用法律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法學+地方立法”,學生參與地方立法調研、條例草案起草等立法服務,鍛煉了涉東盟立法能力;“法學+實訓”,與人大常委會、司法行政部門、律所等協作共建實訓基地,培養學生法律實踐能力;“法學+診所”,通過訴訟過程和内容的實際展開和體驗,幫助學生構建司法知識體系。

(四)内培外引打造涉東盟教師團隊和學術研究共同體。通過内培外引,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聘請法律實務部門專家為我院兼職教授,加強涉東盟教學團隊建設;開展與東盟國家高校學術交流,提升涉東盟教學水平和能力;進行“法學+涉東盟科學研究”,鼓勵涉東盟的科學研究,鼓勵教學團隊承擔涉東盟科研課題,鼓勵發表系列高水平涉東盟學術論文和著作。

三、成果的創新點

(一)創新性地提出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豐富和發展傳統知行觀和科學實踐觀,倡導“知行合一”,以法學專業知識為基礎,司法實踐為延伸,讓學生通過多平台多環節的教學實踐活動堅定理想信念,利用專業知識為困難群衆排憂解難,在奉獻社會的實踐中增長智慧才幹,在服務民衆的工作中磨練堅強意志,培養既具備專業知識又适應社會需求的法學專業人才。

(二)創新性地踐行協同育人的培養模式。多方借力,整合校内外資源,拓展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培養途徑,通過舉辦“法學+英語”的法學中加班,創新了院内外一體化辦學模式;與東盟國家開展教師互訪、學術交流等合作;與法治實務部門建立雙向交流機制,選聘2-3名優秀政法工作者到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任教,選聘2-3名法學骨幹教師到法治實務部門挂職鍛煉,形成“協同辦學、協同育人、協同就業、協同發展”的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三)創新性地設計理實并重的課程體系。強調“理論和實踐并重”,除專業核心課程外,開設特色課程,包括本科導師制課程、本碩貫通課程、讨論課程、全英文課程、雙語課程、校内外合授課程、創新創業課等,培養具備嚴正的法律職業操守、紮實的法學專業理論知識、較強的法律實務技能、富有創新精神、具有國際視野的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

(四)創新性地實施“教、學、用”師生一體式融合培養機制。以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培養目标為引領,師生一體,形成了“教、學、用”的融合培養機制。制定并實行“待遇不封頂”的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成立實踐教研室,設置教學型教師崗位,鼓勵專任教師擔任本科生導師;完善學分機制,實行“一參與兩學時四學分”,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實訓活動;實行獎懲制度,實踐結束評選“優秀志願者”“優秀實習生”等;進行績效分配制度改革,鼓勵和引導涉東盟相關教學和科研,對實踐型教學活動和學科競賽進行專項獎勵,形成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

四、成果的推廣應用效果

(一)提升了學生綜合素養,培養了一批知行合一、德才兼備的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共培養了近500人“法學+英語”的高端法律人才,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在讀學生曾在專業英語比賽、國際刑事法庭比賽(ICC)、國際模拟法庭(Jessup)等比賽中屢獲佳績;法援中心為4萬多弱勢群體提供了法律服務;多位同學發表了高水平科研論文,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圍;近五年來,在校本科生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通過率為應考人數的近60%;一批優秀的校友在法官、檢察官、律師、教學科研等崗位上從事涉東盟法律事務,為中國和東盟開展經貿合作提供法律支持。

(二)教學要素創新取得新突破。1.涉東盟教學團隊與師資能力建設取得新突破:顯著加強涉東盟法律方面的師資能力建設,目前,太阳成集团法學專業現有國家雙語示範課程1門(廣西唯一)、國家級教學團隊1支(廣西唯一);涉東盟法律師資隊伍中包括國際法專任教師6人,曾在美國耶魯大學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等名校訪學/留學的國際師資9人。與東盟國家合作方面201912月3-7日,我院院長聶資魯教授随太阳成集团趙躍宇校長出訪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和老撾國立大學,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和意向。又如,從2017年開始,每年承辦教育部教育援外項目“友好使者: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高級檢察官研修班”。此外,每年接受老撾留學生,已成規模效應。2.以實踐教學為中心的涉東盟課程創新取得新突破:近年面向法學本科專業學生開展以面向東盟為中心的涉外法治教育,形成了四大涉東盟特色、特設課程群,輔之以提升專業能力的涉外常規比賽為抓手,組織學生參加國際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賽(ICC)、Jessup國際法模拟法庭辯論賽等,并以此為契機開設涉外專業課程和涉外專業能力訓練,提升了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培養效果。3.涉東盟實驗實訓技術條件與教學手段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新型信息技術,建設了證據學互動式實驗教學示範平台、法律援助診所實驗教學平台、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實訓中心、模拟仲裁實驗室、模拟調解實驗室、模拟法庭等實訓中心,建成高水平的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教學環境。并以此為基礎,校外建有以面向東盟為中心的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廣西同望律師事務所、廣西冠益律師事務所、廣西彌達律師事務所、廣西維冠律師事務所河内分所等,每年約有50多名本科生前往集中實習、實訓。4.涉東盟服務社會和國家需求方面取得新突破:集合教育資源和智力優勢,響應社會和國家涉東盟事務的服務需求。1)發揮智庫作用,為涉東盟政策法規和戰略規劃制定建言獻策。廣西地方立法研究評估與咨詢服務基地(太阳成集团),承擔了自治區人大及設區市地方立法70%的立法任務,已成為廣西地方立法特别是民族地區立法的重要生力軍。

2)舉辦重要會議論壇,服務涉東盟研究的學術共同體。通過舉辦/承辦了衆多重要的國際性、全國性學術會議,如國際投資貿易與廣西自貿區法制建設國際研讨會(2019年)等,為學術共同體涉東盟的相關研究提供學術交流合作平台。

(三)專業建設取得新成就。學院現有一個法學本科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1個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和2個法律碩士學位授權點,已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為龍頭,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體的較完整的法學教育體系。目前,學院擁有國家級“複合型、應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1個;法學專業已成為自治區級重點學科、廣西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專業和自治區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專業、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立法基地等多個國家級、自治區級科研教學平台。

(四)教學改革的輻射效應教學改革得到同行的高度評價,形成引領和示範作用。不少知名教育專家對我院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給予高度好評,一些法律實踐部門也給予充分肯定。大家紛紛表示:該模式為涉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培養提供了新思路和示範,為法治廣西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校優秀學生紛紛表示學院涉東盟法學教育改革對開拓視野和培養能力受益頗深。他們表示,“從對三國法(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和國際私法)基礎知識的全面了解,再到海洋法、東盟法律專題、涉外民事訴訟法等涉東盟專題課程知識的深入學習,層層遞進的課程設置不僅使我由淺入深地學習了國際法方面的知識,也培養了我作為一名法律人的國際視野與家國情懷,讓我獲益匪淺。”

(五)媒體報道。人民網、廣西電視台等媒體,對我院實施的教學改革、立法基地建設、法律援助活動進行了肯定性報道,并給予了高度評價。法援中心及其先進事迹,曾為《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等多家媒體專題報道,亦曾受到過在廣西視察的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的肯定,已成為“法治廣西”的一張靓麗名片。

微信公衆号: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

郵編:530004    電話:0771-3232345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_太阳成 版權所有    地址:廣西南甯市大學東路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