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學》
一、課程建設總結
《刑事訴訟法學》課程在教學授課與人才培養中,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重點突出馬克思主義的訴訟觀和認識論。
該課程采用多種教學形式,課堂内容豐富,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在刑事訴訟領域的重大改革,列舉重要的時事熱點,以當前熱門話題,例如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體制改革等現實問題為基底,結合刑事訴訟法理論、馬克思主義訴訟觀、認識論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進行分析講述,重點關注黨和國家在刑事訴訟領域的方針政策,展現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專業人員的職業倫理道德,樹立司法的公正獨立和權威性,培養學生公正廉潔、忠誠敬業的職業奉獻精神和遵紀守法、依法辦案的自覺意識。
二、課程思政推進概況
首先,經過一年的教學改革,《刑事訴訟法學》課程基本完成課程思政目标。通過教學,學生理解和掌握了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重要的刑事訴訟制度和訴訟程序。通過馬克思主義以及黨和國家在刑事司法領域的大政方針在課堂内的滲透,學生樹立了公正司法、時刻守法的思想理念和自覺意識,提高了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素養。
其次,經過重新調整和設計,該課程體系完善,教學方式有所創新。課程将口授式教學與小組讨論及學生個人觀點展示的教學模式相結合,将理論教學和司法實踐相統一,課堂生動活潑,師生互動頻繁,學生能夠運用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論區分生活中的刑事法律關系性質,能夠運用刑事訴訟法律制度對個案進行分析,解決司法中的實際刑事案件。以課題研究的方式,針對熱點問題讨論,學生逐漸敢于表達、敢于質疑,培養了學生辯證思維和創新能力。學生對司法講座非常熱情,法官、檢察官以及律師等專業人員講述實務經曆經驗,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學生對刑事訴訟法的理解。
最後,該課程選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授課教師認真學習了馬工程教材,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刑事訴訟法的理論體系相互滲透,展現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訴訟觀與認識論,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價值在青年一代法律人才之間的傳播。另外2019年的教材修訂中又對最新修補的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加以更新,教材更具時效性。